印刷机辊子是印刷过程中的核心部件,其状态直接影响印刷质量、生产效率和设备寿命。以下是印刷机辊子使用时的详细注意事项,涵盖安装、操作、维护及安全等方面:
一、安装与调试注意事项
辊子平行度与间隙调整
平行度校准:安装时需确保辊子轴线平行,避免因倾斜导致压力分布不均,引发印刷品墨色不均或套印不准。使用激光对中仪或水平仪进行校准。
间隙控制:根据印刷材料厚度调整辊子间隙(如压印辊与印版辊间隙),间隙过小易压坏材料,过大则导致油墨转移不良。建议使用塞尺或专用间隙测量工具。
轴承与传动部件检查
轴承润滑:安装前对轴承加注适量润滑脂(如高温锂基脂),避免干摩擦导致磨损或过热。
传动同步性:检查辊子与驱动电机的同步性,防止因转速差异导致辊子表面打滑或磨损。
清洁与防护
安装前彻底清洁辊子表面及轴头,去除油污、灰尘或金属碎屑,防止杂质嵌入辊子表面。
对易腐蚀部位(如轴头)涂抹防锈油,并包裹防护膜。
二、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
压力与速度控制
压力调节:根据印刷材料(如纸张、薄膜)的厚度和硬度,逐步调整辊子压力,避免突然加大压力导致辊子变形或材料破损。
速度匹配:确保辊子转速与印刷机整体速度同步,防止因速度差产生摩擦热或材料拉伸。
温度管理
加热辊温度控制:若辊子具备加热功能(如热固油墨印刷),需设定合理温度(通常80-180℃),并使用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测,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油墨结皮或辊子表面老化。
冷却系统检查:对水冷辊或风冷辊,定期检查冷却介质流量及温度,确保冷却效果。
材料适配性
油墨选择:根据辊子材质(如橡胶、金属、陶瓷)选择兼容性油墨,避免腐蚀性油墨(如强酸、强碱)损坏辊子表面。
溶剂使用:清洗辊子时使用指定溶剂,避免使用含氯或芳香烃类溶剂,防止辊子膨胀或硬化。
三、日常维护与保养
清洁与除污
每日清洁:每次印刷后用软布或专用清洁剂擦拭辊子表面,去除油墨、纸粉等残留物。对凹版印刷辊,需使用溶剂浸泡后软刷清理网穴。
深度清洁:每周用脱脂棉蘸取少量溶剂擦拭辊子轴头及轴承部位,防止油污积聚。
润滑与防锈
轴承润滑:每月对轴承加注润滑脂,并转动辊子使润滑脂均匀分布。
长期停机保养:若设备停用超过一周,需在辊子表面涂抹防锈油,并用塑料膜包裹保存。
表面检查与修复
定期检查:每周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检查辊子表面是否有划痕、凹坑或裂纹,及时修复轻微损伤(如用砂纸打磨)。
专业修复:对严重损伤(如橡胶辊老化开裂、金属辊腐蚀),需联系厂家进行镀铬、喷涂或更换处理。
四、安全操作规范
个人防护
操作时佩戴防护手套、护目镜及防尘口罩,避免油墨、溶剂接触皮肤或吸入有害气体。
穿防滑鞋,防止在清洁或调整辊子时滑倒。
设备防护
在辊子周围安装防护罩,防止衣物或肢体卷入。
紧急停机按钮需保持灵敏,并定期测试。
危险操作禁止
禁止在辊子运转时用手触摸或调整材料。
禁止使用硬物(如螺丝刀)刮擦辊子表面,防止划伤。